近日,网传华东某设计院的聊天记录称,把安排工作讨价还价的害群之马清除出去,不配称为劳动者!引发网络关注。
该设计院的负责人在工作群里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指出近期有部分员工工作态度消极,面对任务分配时怨声载道、斤斤计较,严重干扰了团队的协作氛围和项目的推进质量。他明确表示,这类员工不应享有劳动者的尊称,必须将他们从团队中剔除。
针对这一事件,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有网友评论,一直有活干,却不发钱,这个领导是不是害群之马,没本事?
有网友表示,设计院给的工资很多都不如清洁工,但是还要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不得不说,这位领导的言论,从侧面反映了当前设计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9月10日,网传四川某设计院:共克时艰啦!以后只发基本工资!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份网传的公告。
从上述内容来看,核心要点就是该企业遭遇重大经营困难,特别是多个项目无法回款,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山大。于是,采取全员降薪的方式来解决燃眉之急,并强调这是短期行为,待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后恢复。
无独有偶,近日又有网友爆料称,西南某设计院:鉴于裁员不到位,全员扣工资!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显示,这是一个通知截图。
从上述内容来看,这就是人员优化考核目标达成的“连坐”机制。领导和部门经理占总部扣钱总额的50%,普通员工平摊剩下的50%;项目上不管职位高低,全员按相同比例扣,工资越高,扣得越多。
说到底,无论是人员优化还是降薪,归根结底就是降低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
不得不说,受房地产行业波动影响,当前设计院普遍处境艰难。在行业寒冬中,设计院降薪裁员已非新鲜事。此前华南某设计院全员零绩效、上海某顶级设计院基础工资大幅下调至3500元的消息,便是明证。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设计院都面临着生存挑战,能够稳定发展的寥寥无几。
因此,许多设计院员工开始四处投递简历寻求新机会,但市场上的岗位数量却大幅减少了70%,求职之路异常艰难。于是,有人选择跨界发展,投身跨境电商、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等行业,甚至有人通过直播售课,传授逃离设计院的方法。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低迷,没有哪家设计院能够独善其身。
回到开篇的领导怒吼事件,在设计院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当前薪资微薄而工作量巨大。一个任务刚分配下来,说五天后完成,结果刚干了一天,又有一个更紧急的任务塞进来,要求三天内完成。接着还有半天内要完成的任务接踵而至。最后领导还会质问,为何最初分配的那个五天任务还未完成。因此,许多人不得不拒绝一些任务,否则将不堪重负。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员工确实存在偷懒耍滑的情况。但领导在发言时,直接给这类员工贴上“非劳动者”的标签,或许也是忍无可忍的表现。毕竟设计院的工作任务相对明确,谁手头有什么活一目了然。
在当前设计院普遍哀鸿遍野的背景下,员工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要想获得领导的认可,必须全力以赴、埋头苦干。
令人唏嘘的是,曾经地产及相关产业都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行业,如今许多中年人却面临着降薪、失业或即将失业的困境。这个群体确实到了需要重新审视自我、调整方向再出发的时候了。
对此现象,您有何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所有信息、观点和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媒体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或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若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务必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