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山东小伙提出了一个台湾回归后的管理思路,不要直接设为一个省,也不要搞特区,而是采取划分牵制的方式,让福建、广东、浙江分别管理台湾的一部分。经过几代人的时间,通过教育和文化融合,逐步拉近两岸差距,再考虑独立设省。这灵感来自朱元璋当年的行政手段,成功弥合了南北长达四百年的分隔。
明初南北差异很大,朱元璋那时候并没有让各地各自搞自己的,而是把南北一些地方划在一起,放在同一个行政机构里,慢慢融合,过了些年,南北就没有那么大的隔阂了。
台湾本身面积不算太小,人口两千多万,经济总量也挺大,直接成立一个省,地方权力太集中了,管理起来容易出问题。
如果分开让几大省份一起管,地方容易相互制约,中央压力也小了不少。
比如交给浙江、福建、广东去管,浙江负责北部,福建负责中部,广东就负责南部。
浙江本身经济很强,杭州、宁波这些城市实力没的说,可以带动台北那一块的发展。
福建和台湾本身离得近,文化上有不少共同点,比如闽南语在台湾很普遍。
广东南部过去和台湾走动也多,珠三角能带动高雄台南。
展开剩余50%“三省共管”以后,台湾跟大陆的经济文化来往肯定会多很多,不容易再走独立那路,省里也能互相掣肘。
不过,行政手段只是表面,真正的融合同样少不了教育层面的推动。
台湾几十年来和大陆的教材、历史说法都有差距,课堂里学的不少东西都不一样。
要让年轻人慢慢认同,两地教材得逐步靠拢,不能一刀切地推,要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
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香港以前普通话普及率很低,经过二十来年,现在一半的人都会说了。
不过台湾要彻底融进大陆,光靠语言融合还不够,更重要是价值观、身份认同一步步拉近。
这样分开管几十年,等孩子们都习惯了两岸一体的生活和观念,等时机成熟,再设成一个省,自然就不会有太多波折了。
这个方案思路新,有历史经验做参考,既能防风险,也方便监管。
发布于:云南省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