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7 日 24 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 260 元和 255 元,折合升价,全国平均来看,92 号汽油每升上调 0.2 元,95 号汽油每升上调 0.22 元,0 号柴油每升上调 0.22 元,这是国内油价年内的第五次上调。此次油价调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私家车主,还是物流运输等行业,都将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油价上涨幅度与年内格局变化
此次上调后,以油箱容量 50 升的家用汽车为例,加满一箱 92 号汽油将多花 10 元左右。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历 12 轮调整,整体格局为“五涨五跌两搁浅”。调价后,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较去年底分别下跌 330 元、315 元。
展开剩余76%二、油价上涨背后的复杂因素剖析
(一)供应端:地缘政治冲突引发供应担忧
尽管 OPEC + 增产操作仍在进行中,但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使得潜在供应风险大增。伊朗南部布什尔省两家炼油厂遭以色列空袭,部分设施爆炸起火,这是上世纪 80 年代两伊战争以来伊朗境内炼油厂首次遇袭。局势的升级引发了市场对伊朗能源供应的担忧。投资者密切关注中东局势是否会影响能源运输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一旦该海峡运输受阻,全球能源供应将遭受严重干扰。这种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供应趋紧预期,让短期内供应端处于偏紧张的状态,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国内定价机制:国际油价波动的传导
按照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调价主要依据 10 个工作日内的国际原油价格加权平均值与上一周期对比得出的变化率。在本轮计价周期内(6 月 3 日 24 时 - 6 月 17 日 24 时),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攀升至 73 - 78 美元 / 桶附近。受此影响,本轮原油变化率持续在正值范围内运行且涨幅拉宽,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窗口处于上调预期。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通过国内定价机制,直接传导至国内成品油价格,导致国内油价跟随上涨。
三、油价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
(一)私家车出行成本增加
对于广大私家车主而言,油价上涨直接导致出行成本上升。以月跑 2000 公里,百公里油耗在 8 升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7 月 1 日 24 时)之前,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增加 15 元左右。这意味着车主们在日常出行、周末自驾游等方面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出行意愿和消费决策。
(二)物流运输行业成本压力增大
物流行业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更为显著。以月跑 10000 公里,百公里油耗在 38L 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 390 元左右。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可能会导致物流费用上涨,进而影响到各类商品的价格,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空间。
(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潜在影响
油价的上涨会使得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成本增加,相对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优势或将进一步凸显。这可能会促使更多消费者在购车时考虑新能源汽车,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市场机遇,可能会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而油价长期处于高位的状态,对于燃油车型来说或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四、未来油价走势预测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认为,短期内地缘政治风险仍会是支撑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预计国际油价将在当前水平高位震荡。只要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供应端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油价就有上涨的动力。然而,如果冲突能够在各方势力的协调下快速平息,油价可能会有所回落,但目前来看,由于原油产量下降,这种可能性较小。
转自:巨量车场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知识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